不止「生娃」的和睦家医院即将20岁,美国女创始人已来华38年 | 新商业100人
「新商业100人」是36氪品牌全面向新商业升级而制作的一个栏目。
中国的商业新革命,发端于1980年,但在过去的10年,信息革命取得的成果是最为惊人的。放眼,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,此刻,信息与数据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。没有任何公司将免于这场巨变。
36氪将持续关注那些推动中国商业创新的人,并乐于传播他们的思考和经验。在此基础上,36氪也想找到同样关注商业创新的你。
在每次「新商业100人」推文后,我们都会选出 5 名对该行业有关注、有思考、有洞见的读者。最终,我们将组建出一个 500 人的读者群,在这里,可以了解到各行业的商业信息、结识到各行业的精英人才。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,期待你的加入。
采访 | 杨轩、李秀芝
文 | 李秀芝
即将开业满20周年的和睦家医院和它的创始人李碧菁,毫无疑问都是非常有故事的。
回到1997年,香港回归,北京只修到三环路,BAT都没成立……但那年的8月,中国却出现了第一家国际医院——北京和睦家医院。创始人是外国人,还是女性。
我们对和睦家和李碧菁有太多疑问:在当时基础设施、医疗体制、文化观念都不健全和完善的中国,一个外国姑娘如何能够开创一家国际医院?她经历过怎样的困难?又是如何克服的?这家医院开业后,究竟给中国和中国的百姓带来了什么影响?在下一个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,它和它的主人还将何去何去?……
在和睦家20周年前夕,我们终于和李碧菁面对面地聊了一次。
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她,并不像地道的外国人——虽然仍然夹杂着外国腔调,但中文说得尚算流利,还时不时地带点北京的儿化音。哦对了, 她上个月在微信朋友圈宣布获得了中国的永久居留证,这距离她24岁第一次来中国,已经38年。
李碧菁也不像女强人,有着看起来朴实的着装和让人觉得亲近的交流方式——尽管她所创办的、和睦家的母公司美中互利(1981年成立,最初的主营业务是面向中国的医院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)1994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,2014年又以3.69亿美元的交易额进行了私有化退市,买方财团包括中国医药投资集团复星医药、国际私募股权基金TPG(德太投资集团)等。
当然,关于李碧菁对医疗本身的思考,我们也有很多想知道的。
截止目前,和睦家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青岛兴建了4家综合医院,卫星(社区)诊所15家,专科医院1家,另有4家综合医院正处于兴建中。同时,和睦家拥有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500人左右的全职医生,以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、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等多位国内顶级专家领衔的顾问团队以及800多人的高级护理团队。
北京和睦家医院外景
以下是访谈部分,经过36氪编辑整理:
36氪:回顾这20年,您有没有整体性的感受?这是一段怎么样的经历?
李碧菁:和睦家开业马上20年。不过我们忙这个事情,已经有二十七八年了。启动第一家外资医院并不简单,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。从人生的角度来说,如果你想到你觉得应该要做的事情,就大胆地去做,尽最大的努力。别听别人说——“这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”。
36氪:很多人跟您说“这是一件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”吗?
李碧菁:是的,尤其开始的时候。跟谁提这个想法,对方似乎都会说“那怎么可能,外资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医疗感兴趣?”
36氪:这些反对的声音来自于哪里,中国还是外国?
李碧菁:做这件事情,首先要得到政府的同意。很多中国朋友也好,外国朋友也好,都觉得很难。
36氪:当时盖了180多个公章,和睦家才被批准建立?
李碧菁:这是后来。从我们1991年开始考虑这件事情,到可以开始跑这些公章的话,大概还有三四年的时间。不断地找人,看谁会支持我们做。谁不笑我们,就继续谈。
36氪:这些人是怎么找的呢?
李碧菁:我们在做医院之前,已经在医疗界包括卫生部等各个医疗系统,认识了很多人。
36氪:这三四年时间里,您没想过“可能不行”,就放弃吗?
李碧菁:没考虑过放弃,有些事情就需要坚持才能做到。只是也有感到frustrated(沮丧)的时候,因为碰到了这样那样的挑战。
36氪:当您感到frustrated的时候,如何渡过?
李碧菁: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好的,总会有人支持。这时候,你就会受到鼓励。
36氪:您最终遇到了谁,觉得您这个idea很好,愿意帮您?
李碧菁:我认识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医学教授。他在诉苦:美国有值得学的东西,在公立系统实行比较难。他自己也感到frustrated,在考虑是否要回美国。我觉得这个人也许能够接受我的想法。我对他说,“你先别走,我们有想法开一家医院,把你的期望在中国实现”。这个医生感到很高兴,后来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思想比较开放的政府官员,(我们)也是这么开始得到支持的。
36氪:有没有一开始觉得您的想法很好笑,后来又改变主意的人?
李碧菁:我们第一次认识当时的北京市卫生局(已与计生委合并为卫计委)局长,是医院做得差不多的时候。我很高兴地告诉他:“你知道吗,我们在北京盖了一家国际标准的医院”。没想到他特别凶地说,“谁让你盖的?我没有批准你盖,我可以让你开不了。”我一下子就特别害怕了,他确实可以让我们开不了。但我们已经投资了很多钱,做了很多工作。
后来我意识到,我们没有跟当地政府做足够多的沟通,一直对接的是中央政府。之后我请他到我们医院检查工作,他改变了对我们的看法——他觉得非常自豪,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有这样好的医院,还可以借此提高对公立医院的要求。那个人在美国待过,对我们的办医理念比较容易接受。
那时开外资医院,好像是需要中央卫生部、经贸部的批准。我们以为拿到这些批准后,就没问题了。谁知,开业执照需要当地政府发放。我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,也不知道该走什么样的流程。走没人走过的路,总是会反复“走错一点,回来”。
36氪:有没有跟政府打交道的技巧,可以总结?
李碧菁:在我的经验里面,大部分政府官员,尤其是医疗卫生部门,都愿意做好事儿,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。如果你也有同一个目标的话,要经常跟他们沟通。而不是你需要他的时候,才跟他沟通。
而且,别看按现有的规定不能怎么做,没关系。说不定经常跟他们沟通,你的意见可能会被采纳。我们的一些新概念和好主意,就被政府采纳过。这真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——不仅做一个成功的企业,还去推动一些人的想法,甚至整个民营医疗环境的改变。
36氪:您的什么建议曾被政府采纳过?
李碧菁:比如说,原来生孩子,按规定要跟生产线一样。待产去待产室,快生的时候产房,恢复又在病房,因为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卫生要求等等(之类的说法)。我们开第一家医院的时候,就想做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病房,从待产到恢复都在一个地方完成,方便产妇和家人。跟有关部门介绍了这么做的好处之后,就被接受了。我们做了以后,别的医院也能这么学,这么做了。
和睦家医院的病房
保持原则,始终为患者考虑
36氪:开第一家医院的时候,除了政府的允许,对您来说特别难的事情是什么?
李碧菁:说服好医生到我们医院工作。我们一开始就想搭配外国医生和中国医生,做跟公立医院很不一样的事情。那个时候要说服外国医生或海归医生,到地球的另一边、没有高端民营医院的地方来做我们的试验,很难。中国医生一直很享受有保障的“大锅饭”,说服他们同样很难。
36氪:您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?
李碧菁:费了很多口水。要给他们策划一个美丽的未来,同时要说我们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——“也许会对中国的医改有一定的影响”。
我们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医疗总监孙芾,原来是北京医院检验科副主任。北京和睦家医院刚创立的时候,我本人和其他高管大概花了10个月的时间去说服她加盟,同时还跟她的父亲谈过。
36氪:您有做过一些很艰难的选择吗?
李碧菁:我觉得做选择都是很轻松的,“保持原则、始终为患者考虑”比什么都重要。如果你总是想着做什么利润会高点,那一切都完蛋了。医生为了追求利润,看一个病人就做一个手术,这肯定是不对的,不能要这样的医生。我们医院对于医生的用药也都是有监督机制的,每个月医疗总监会检查医生的开药情况。有医生使用抗生素多到不合理的话,我们就会调查他。
一切医疗决定都要遵守循证医疗,不可以把开刀或开药作为赚钱的手段。遗憾的是,这样的行为在有些医院很普遍。
36氪:你们因为这样的原则开除过医生吗?
李碧菁:有。我不会说更多了。
36氪:这样的例子多吗?
李碧菁:不多,多就不得了。看到违规的情况,我们随时会开除。
36氪:在坚持这些原则的时候,有人给你施加过压力吗?
李碧菁:谁好意思这么做呢?
36氪:来和睦家工作的医生,有什么共同特点吗?
李碧菁:有学问、有经验、有激情。他们很珍惜在和睦家拥有的临床机会和工作环境,允许他们花很多时间和患者有很深的沟通,想清楚怎么帮助患者保持或者恢复健康,而不是到和睦家可以赚更多的钱。当然,我们希望给医生的回报,跟他原来在公立系统里拿回来的收入一样多,而且是足够有尊严的。他们在原来的公立系统里有各种各样的收入,有的上税,有的不上税。到这儿以后,都会是合法的收入,该上税的都会上税。
36氪:你们对医生有什么要求吗?
李碧菁:我们比较喜欢在外国执业过的医生,有过这个(国际办医)概念,对新的环境更容易适应。如果懂中英双语,就更好了。毕竟我们这儿是国际医院,有很多国际患者,也方便参加国际学术会。
36氪:有医生主动离开过和睦家吗?您对此是什么态度?
李碧菁:如果是好医生,我肯定不愿意他离开。一些医院投资者为了得到在和睦家待过的员工,包括经理和医生护士,愿意出很高的价格(挖人)。有一部分人去了,也有一部分去完还回来。因为到一个已经20年的成熟平台工作,跟到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平台工作不一样。而且很多医院投资者是房地产公司,在回报上有很高的期望值。有的人去了之后,觉得不现实,或者不可持续。
36氪:一些医生愿意留在体制内,可能还因为有科研和职称评定的需求,和睦家怎么满足?
李碧菁:和睦家的职称评定是没有问题的。我们认识到,有很多非常好的医生只是热爱临床工作,不一定要做科研。我们也很喜欢这样的医生。随着我们的发展,也希望有较强的临床创新能力,需要一些愿意做科研的医生。因此,我们也鼓励医生做科研工作,但不强迫。北京和睦家医院已经申请,并很快就可以拿到临床试验的资质了。
36氪:和睦家是一家有教学性质的医院吗?
李碧菁:我们已经开展很多培训,包括三年全科医生培训、一年临床心理培训,以及急诊科、药剂师、护士培训等。我们上海和睦家医院,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培训基地。在北京,我们跟首都医科大学也有很多教学上的合作。下一步,我们希望在中国开一所美国式医科大学。它非常有意思,和我们刚开始想开医院一样是值得做的事情。
和睦家部分医疗团队
只能生娃?“我们是综合医疗生态!”
36氪:和睦家医院最初的定价模型是怎样的?
李碧菁:定价有很多因素,最重要的是市场接受度。
我们当时开国际医院的原因之一,是知道在中国的外国人有这个需求,包括我自己也有切身体会——出于就医环境、治疗理念、安全性等因素,生了病只能回国或者去香港,很不方便。而这些外国人一般有保险,我们就根据保险公司能接受的价位定的价。
最初我们的患者以外国人为主,现在70%都是中国人。20年过去,我们也没有涨很多的价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有商业保险了。对于他们而言,去和睦家看病,相比穿的衣服、开的车、休假旅行,并不算最贵的。
36氪:有报道称,北京和睦家医院开业两年就盈利平衡了?
李碧菁:现金流是拉平的,但不包括我们的投资。能把现金流拉平,也许是因为我们从非常小的规模开始——30多张床位,10几名医生,30多位护士。
36氪:那您有过盈利的压力吗?
李碧菁:如果是讲到医疗的话,你别追求快,容易走错路。医疗,包括和睦家,最有价值的东西,是市场对于品牌的信任度。为了省钱,而不去打造一个安全的环境,减少病人和护士的比例,买一些便宜的器材,不做好员工培训,或者过度用药,都是很危险的行为。
36氪:青岛和睦家医院是中国首家拿到医保资质的外资医院,为什么它可以?其他地方的和睦家医院是不是也快了?
李碧菁:第一个问题,因为这是合理的事情。中国人和住在中国的外国人,每个月有给社保基金付一定的钱。我们公司交得还比较高,平均每名员工一年差不多两万多块钱,却只能去指定的医院就医和报销。包括我们自己的员工,也不能在我们自己的医院用医保(不合理)。当然,我们的收费比较高,但我们只要求“在公立医院能报销多少,在和睦家就能报销多少”。这样的话,不是政府出的钱更多了,而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往哪就医而已。而且,在这种公平竞争机制下,可以推动医院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我相信,不久我们的广州医院开业以后,很快也能和青岛一样拥有医保资质。
36氪:和睦家的产科这么出名,有没有想过复制到其他科室?
李碧菁:中国人最早肯到我们医院来的主要原因,的确是生孩子。可以享受到不一样的就医体验,而且费用是计划好的、一次性的。同时有一些名人来生孩子,带来了产科的明星效应。这样的话,更多的中国妇女就知道了。现在,她们大多已经步入中年,孩子最大的也有20岁了,父母有的已经患上了高血压甚至更严重的问题,但有了疾病基本都来和睦家。
实际上,我们目前妇产科和儿科占全部业务量的比例不到1/3,其他如消化科、癌症治疗已经比较发达,配备了非常现代化的设备。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有这方面的服务,我们还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了手术直播。
所以,我们100%不是妇儿专科医院,而是综合医疗生态。一些新的投资者偏好专科医院,比如产科、儿科、眼科、美容等。但我们的思想是,人是一个整体。不能说你的眼睛有问题,光眼科就能解决,说不定跟糖尿病也有关。产妇易得高血压,这也不只是产科的问题。系统化地对待病人,是我们最珍惜的东西。除了医院,我们还开了很多帮助病人预防保健的社区诊所,以及癌症治疗中心、康复医院等,这样才能进行连续性地服务。
和睦家医院的儿科医生与小朋友
36氪:复星医药投过很多别的医院,有没有将和睦家的模式复制到它们身上?
李碧菁:据我了解,它投资的其他医院大多与“高端、国际化”的和睦家定位不同。而且,任何医院的发展很难靠简单复制别人的模式而获得成功。不过,我们在一起互相借鉴和交流很多。
36氪:那复星医药与和睦家给各自带来了什么好处?
李碧菁:复星及复星医药有着丰富的产业资源,比如达芬奇机器人、保险等都已应用于和睦家医疗。如果看复星集团的投资布局的话,也是很有意思的。它除了投资医院外,其他标的的目标市场跟我们非常相似,比如Silver Cross(进口婴儿推车品牌)、宝宝树(母婴社区)等,可以有很多业务协同。
36氪:据说你们每新开一家医院,复星医药也会帮忙?比如联络当地政府或投资者?
李碧菁:作为大股东,它对我们方方面面都很支持,但不能说那么具体。
下一个20年,还有更长的路要走
36氪:和睦家它发展了20年,有没有划分不同的发展阶段?
李碧菁:从在北京开医院到开社区诊所、康复医院等一系列服务,形成一个服务闭环,这是和睦家的第一个阶段。2005到上海开了第二家医院,和睦家变成一家连锁医院集团,是第二阶段。这个做好了,我们更有自信,胆子就大了,就复制这个模式到天津、广州等一线城市。在第三阶段,我们有了新的计划,开始跟更多二线城市的投资者合作开设医院。
36氪:和睦家如何能够实现在全国的复制?
李碧菁:第一,我们的医疗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,包括规章制度、服务方式等。第二,和睦家的品牌是很受认可的,经常有各地政府来请我们过去开设医院。我们觉得,跟了解当地市场的投资者合作会更好点。我们做其中一个股东,同时做100%的管理者,输出管理和品牌。我们现在正在开展这样的事情。
36氪:再过20年,还有哪些事情是您特别想做的?
李碧菁:除了开办新的教育平台以外,我们也想分担病人生病的风险。我们有跟保险公司合作的产品(2016年5月,和睦家与复星集团旗下永安保险推出“和睦医疗保险”),谁投保的话,我们会安排一名全科医生给他做预防保健,并把保费里的一部分固定金额给到医院。如果预防保健工作做的好,投保人不生病,保费余额我们和保险公司分享。生病的话,他治病的钱从保费里出来。有和睦家解决不了的,我们会另外安排转诊到其他医院。
所以,医院需要做更积极的工作来管理投保人的健康,而不是期待他/她生病。现在,已经有几千人加入了这个健康计划。我觉得特别好,希望将来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模式里。
36氪:您对互联网、AI怎么看?
李碧菁:都是非常好的手段。一部分的患者需求可以在线上解决,我们也有很多线上沟通的端口,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传统的检查、治疗。至于AI,我们跟沃森接触过,也在考虑怎么纳入我们的工作。他们在概念上很好,实际落地还是有点早的。不过,我们在跟一家公司策划合作用AI做乳腺癌筛查,这个项目从明年春天启动。
36氪:听说你们也在尝试电商?
李碧菁: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能提供的服务,我们把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,比如接生、产前检查、产后康复、儿童疫苗等,放在了天猫、京东的旗舰店上。
和睦家天猫旗舰店
36氪:您觉得和睦家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李碧菁:足够快地培养管理者,并且保证我们的服务和理念不变。
36氪:您有没有退休计划?
李碧菁:对不起,没有没有(大笑),暂时没有。我的孩子们也老问我什么时候退休,我跟他们说没有计划。
36氪:那您还要工作几十年?
李碧菁:没考虑过。就像我当初来中国,没有考虑过10年后还在不在这儿一样。反正暂时我觉得公司还需要我,我也有力量可以继续(为公司做贡献)。顺便说,今天我妈妈的护士给我发来她跳舞的视频。wow,好可爱。她已经94岁了。
36氪:您的孩子是如何评价您的工作或者状态?
李碧菁:他们可能还感到挺自豪的。原来他们在中学的时候,同学来和睦家医院看病,他们会很高兴,“那是我妈妈创立的医院”。他们有一段时间觉得我太辛苦,但他们也理解我是真爱我的工作。这个才是最重要。
36氪:您来中国这么多年,会不会怀念故乡?
李碧菁:我每年有机会回去看一下,中国还是特别吸引我的。如果我再回到美国,可能还是我几十年前离开的那个样子。除了我们总统变了(开玩笑)。包括我长大的地方纽约,也是美国最活跃的城市之一,我觉得原来的纽约和现在的纽约没有太大的变化,待在那里比较boring。我几个星期离开北京再回来,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不同。以前还觉得车多、老堵车,一回来看到满大街的摩拜或ofo。不断有新的体验和机会,谁也想不到。
◆
我们为新商业100人栏目的读者
准备了一个有门槛的交流群
这里每个人都是各个行业的深度学习者
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,也可以进一步勾搭合作
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
认真填写入群表单
等待氪君拉你入群哦
推荐阅读
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
一个有很多信用卡债的CEO,却做了一家很赚钱的公司 | 新商业100人